六安市裕安中学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群英聚邕城 教学立根本——第七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纪实

来源:六安市裕安中学  发布时间:2018-05-15 浏览次数:3704 【字体: 返回上一页

一、 高屋建瓴 金风玉露一相逢
   2018年5月6日-9日,第七届全国初中教师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人杰地灵的南宁与我相遇了。全国的名师名家和骨干教师汇聚于这座由梁思成先生设计的广西民族大学的礼堂之中,让我感受到了真正身为“语文人”的自豪。开幕式仪式一开始,中语会主任、语文学习报社社长包天仁主任就提出了他的期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立足于全国教师的“基本功”,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贯彻教育部的教育方针给全国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根本的立足点,回归文本,立足基本,我想这也是这次大会的宗旨。
   接着,我们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苏立康先生的报告。苏先生给我们作了一场名为《基础扎实,阅读丰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的专题报告。苏教授指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和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言语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规律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途径。苏教授说,当下的语文教学脱离了汉字教学,很多教师忽略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短语、单句、复句)、修辞、文本、文学。其间,苏教授引用了王宁教授谈“语理”的一些真知灼见。所谓“语理”,是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语文教学要语感与语理并重。汉字是词的基础,读准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石。苏先生列出一组汉字:衣钵、缄默、罢黜、蟊贼、畏葸不前、卷帙浩繁、同仇敌忾、以儆效尤,这些都是容易读错的字词,还有一些易错字,应该从字的本义去讲解:1、“即”和“既”,“即”本义“就食也”,本义是一个人面对器皿,像是要吃的样子;“既”本义是吃完掉头就走,后引申为做完某事,是动作的完成时态。2、“联”和“连”,“联”从耳从丝,指被联的事物重在组合。“连”从车从走,挽车而行,表前后相接,纵向排列。“联播”意为许多新闻组合在一起,所以用“联”;而“连接”则用“连”。
   除了形近字在教学时要探寻本义之外,我们还要关注词义的系统性。如“顾”本义是环视也,指回头看,转头看,向四周看,后词义扩大,“顾野有麦场”的“顾”是“看”的意思,后来还有许多引申义,比如:拜访;关心、照顾;思念;考虑;与商业有关的敬词,光顾。此外,词义的系统性离不开相同字的整合,以“发”为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本义,射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野芳发而幽香(开花);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打开);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出发);发闾左谪戍渔阳(派遣)。在教学中,教者应对词义的系统整合,使学生会读、会写、会联想、会运用,如在教“子曰”中“子”的释义时,“子”的本义是婴儿,后指思想纯粹的读书人,在这里引申为对读书人的尊称。在教学中,交给孩子们不能仅是机械的死记硬背,从词义的系统性出发去教学生,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式、篇段,逐步养成认真仔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苏教授除了强调汉字教学外,还告诉我们许多切实可行推动语文核心素养的办法。如:(一)抓好批注,促学生摘抄学习的内化。为了让摘抄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营养,要求学生:笔记本的每一页右侧留下三分之一的空白,用于学习过程中做批注和补充。(1)给生字注音;(2)赏析优美语句;(3)对所摘内容作评价,写心得。(二)规范文言文的学习笔记:第一行抄原文,第二行是在学完课文后,学生自测主要词汇的解释,笔记本右侧的空白处做知识点的整理。如某个词汇在文中出现两次以上,或在学过的文言文中已出现,要在笔记中把所有的义项逐一列出,并标出原句。如有带该字的成语,要写出该成语,通过相关义项比较,认出规律。(三)(1)每日坚持练字10分钟;(2)将一些常用字的造字法介绍给学生,进行字源分析,让学生亲近中国汉字,提高练字的自觉性。(3)每周展示好的和有进步的书法作品,让学生观摩、切磋。(4)每届学生坚持三年,绝大多数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及语文综合能力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四)修辞的教学、篇章的教学。(1)修辞举例教学,“跟周杰伦学比拟”,(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我心事静静淌)(2)篇章的教学—段落衔接。关联词语衔接:强调、顺承、转折、总结,分为时序词语衔接和顶针式衔接。五、在阅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培养语感。语感就是对一定语境中的语言的迅速而准确的理解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它不仅是一种心智技能和言语技能,而且伴随着心智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活动,以及这种情感的迅速迁移。这也就说明了语感确实是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因此培养语文能力,对语感的培养就应该高度重视。书面语感是通过读书获得的:诵读、精读、大量阅读。(1)诵读:大声地读。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也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2)要重视精读训练 ,注重对原作文本细节、重点、遣词造句等的理解,尤其是对重要词句(也称“关键词语”)的理解;明确其语境的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作者的情感),推想原作的思想内涵。精读训练对培养语感有重要意义。(3)整本书阅读。母语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学好母语的基础是长时间的积累。母语的学习方式—习得和学得。习得指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不必经过意志努力,不经意间学得的;学得指学习书面语,使个体语言发生质的飞跃。学习语文的基本策略是大量阅读。
   苏立康教授已经年近七十,但她心怀语文教学,高屋建瓴的提出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再三强调了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又深入浅出的向一线教师们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必要、重点及途径。先生之姿,山高水长,苏先生的讲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给我的影响却深远绵长。语文教学责任之在我辈!
二、 文本解读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基本功教学离不开教者对文本的解读。只有教师读懂文本,读透书本,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透过文本学习知人论世,经世致用,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何立新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文本解读“新”说》的报告。何立新主任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六大误区及解决途径。(一)虚妄的知人论世;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解读为陶对官场的厌恶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解读为他被贬的苦闷心境。对于此类误读的解决途径是要发轫于文本本身信息。(二)乌有的“教学解读”;李森祥的《台阶》中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解读为父亲代表着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所有农民。对此类误读的解决途径是弄清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原生价值”指教材作为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价值信息;“教学价值”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它是这些文章被选入课本之后才具有的价值。教学价值是隐藏在教材的原生价值之中的,是需要开发的,是生成的。(三)架空的“创新解读”;莫怀戚的《散步》被解读为极端的男权主义。鲁迅的《祝福》被解读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存在主义,刘心武说,《祝福》表现人性中对于倾诉的渴望,并沉痛呼吁:人类应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何立新认为这种解读是很恰当的。对于架空的“创新解读”,解决途径是创新要基于作者的创作初衷。(四)陈腐的解读视角;《再塑生命的人》中“无私奉献”的莎莉文老师遇到了“身残志坚”的海伦这种解读就显得很陈旧,本文主要是莎莉文老师面对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海伦用爱和有效的方法引导她,通过触摸构建她与世界的联系,并看不出“无私奉献”;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仅仅是人类自然奥秘中的“牺牲、奉献”精神吗?劳伦兹的《动物笑谈》写“我”与动物的故事仅只是为了“笑”吗?应该还有对动物的爱。对于此类误读的解决途径是借助崭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和阅读视角进行文本解读。(五)片面的解读内容;《土地的誓言》不只有土地的热爱,解读时还要思考文本出现多次“回去”,“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使我不得不回去”、“我应该回去”、“我必须回去”“回去”有什么样的语言密码,有什么情感脉络?这里端木蕻良的情感由被动到主动,情感也由语言升华。此类解读告诉我们除了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内容。(六)空洞的解读结论。《木兰诗》中木兰不仅是个巾帼女英雄,还是富于情怀的奇女子;《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伟大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失去了自己的幸福”吗?此类误区的解读途径是解读结论源于文本细读。
   何立新不仅提出了文本解读存在的误区,更准确的指出了如何解决文本解读中的误区。笔者认为文本解读来源于文本,文本之内的问题应用文本本身来回答,切不可脱离文本空谈概念,恰当的了解作者其人、其写作风格也是为解读文本本身服务,同时教师在文本解读时也要注意语言形式、“陌生化语言”,让文本内涵丰富化、层次化,达到文本解读的目的,这样才能使课堂依托教材,学生依据文本,切实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 教学实践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开幕式之后,开始进入全国初中语文教学基本功现场展评,展评分为两个会场,这里笔者仅以第一会场的教师课堂写一些思考。
   第一会场一共有四节现代文教学,分别是《那树》的两节课、《谈生命》、《秋天的怀念》以及八节写作课教学,分别围绕“学写故事”、“学习描写景物”“撰写演讲稿”几个课题展开,还有两节古诗词、文言文教学:《武陵春》、《逍遥游》。现代文教学展评展评中,我看了湖北的孙未逾老师和新疆的胡娟霞老师对《那树》课堂环节的精巧构思,同时他们也上出了王鼎钧《那树》的哲思意味。黑龙江的李洪丹老师对《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十分细致,现场的情境朗读也十分精彩。云南的李飞老师执教冰心的《谈生命》,立足生命本位,触摸到了冰心这位世纪老人的内心。田万隆专家对以上几位老师评课的建议是:1、重视单元提示;2、教学要以情动人,披文入理;3、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要恰当;4、多学习名家教学,一节课可以多备几个教案。在八节写作课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1、教学方式多样化。小组讨论,合作修改习作,安徽冷兴龙老师示范演讲,谭晓明老师的精彩写景的下水文,多种教学方式为写作教学提供了可能性与可实施性;2、教学设计巧妙。写作课之所以难上,难在无定法。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是巧妙,广西的韦晶莹老师巧设情境,以情境贯穿整个课堂,上出了故事的“曲折性”,浙江的谭佳媛老师以广西民族大学的景色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唤起了学生内心的共鸣;3、教学观念新颖。各位参评教师都以自己的教学理念践行写作课堂。江苏的平元超老师提出学写故事的“六问法”: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有了目标之后,他遇到了什么;他如何“努力”去克服障碍;努力之后,结果如何;如果结果不好,那么超越努力的“意外”会怎样;意外发生,故事情节会如何转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广西蒋玉萍专家评讲作文课时说,教者教者会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问:我有收获吗?从教师的角度问哪个教学环节要改进?教学目标设定应集中、简明、可操作;教学设计前应思考思考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教学环节应有序、有节、有效,要因势利导的指导学生写作。两节古诗词、文言文给我的思考是:诗词教学要有抓手。陕西的杨玲老师执教李清照的《武陵春》时,抓住“愁”字,以“愁”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文言文教学应该上出“文言味”,文和言不能分离,应以言感文,文以载道。
    十四节精彩的课例,十四位优秀的执教者,为我们献上一场语文饕餮。他们身体力行着十九大的教育方针,以言行感染着每一位受教育者,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考思考融入了教学实践之中,也给了教育届的语文人很好的示范。正如全国中语专委会副理事长杨桦老师说:语文教育,我辈之责任!邕城之行,令我受益匪浅!
(文/徐婷婷)

【打印正文】
上一篇: 裕安中学举行“我优秀 我入团”主题升旗仪式
下一篇: 与你同行 共同成长——周向荣主任来我校九年级作数学教学指导
友情链接 六安市裕安中学    六安市裕安小学